摘要: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9月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时隔9个月再次启动降息,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也为我国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

外部环境改善,货币政策自主性增强

美联储的降息决策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同样起到松绑作用,专家表示,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将更加专注于“以我为主”的调控,兼顾内部和外部平衡,保持支持性立场,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25个基点!美联储时隔9个月重启降息 外部掣肘减弱 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姿态更从容

内部约束仍存,降准或优于降息

尽管外部压力减轻,但我国货币政策在内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银行息差压力等,专家指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降准可能比降息更能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通过优化流动性结构,可以有效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同时避免金融资源过度流向低效领域。

未来展望:降准降息仍存空间

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我国经济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降准降息仍具备空间和可能性,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多种工具组合,包括降准、降息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来稳定经济增长,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政策协同加强,结构引导注重

为更好地实现稳增长目标,财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协同,优化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