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中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尽管美国通胀率上升,但就业增长放缓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促使美联储作出这一决策。
降息背后的经济考量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是唯一反对降息50个基点的委员,预计到年底还将再降息50个基点,未来两年每年再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政策调整将根据经济数据逐次会议决策,利率路径并非预设。
市场反应:短期波动,长期趋势
消息公布后,美股主要股指小幅上涨,但鲍威尔讲话期间股指有所回撤,美元指数先跌后涨,大宗商品则普遍下跌。
历史回顾:降息周期下的资产表现
自2000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四次降息周期,每次降息均对应着经济放缓或通胀压力减弱,在降息周期内,美股、A股、大宗商品以及美元指数的表现各有不同。
美股:降息初期科技股表现较好,周期股在后期表现更佳
A股:石油石化行业相对抗跌
大宗商品:黄金在降息周期内表现较好,工业金属和能源类商品则以下跌为主
美元:降息周期内普遍下跌
机构观点:本次降息周期或带来不同
多家机构认为,本次降息周期与过去不同,A股和港股或有较好表现,华鑫证券和中银证券均表示,降息周期下,全球流动性将持续宽裕,风险资产有望持续表现,AH市场也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