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9月18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美联储以11比1的投票结果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这一举措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体现了美联储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审慎态度。

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在首次会议中即投下反对票,力主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显示出其鸽派立场,而新任理事米歇尔·鲍曼和克里斯托弗·沃勒,以及鹰派的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均支持25个基点的降息,显示出美联储内部在适度宽松上的共识。

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受消费支出减速影响,通胀虽略高于目标,但整体经济环境促使委员会采取谨慎宽松政策,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劳动力市场风险加剧,就业增长低于盈亏平衡水平,同时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降息25基点,鲍威尔聚焦就业与通胀,多数官员对宽松谨慎

鲍威尔在会上详细阐述了降息的逻辑,指出当前政策向中性利率水平过渡,旨在支持就业而不加剧通胀,他强调,50个基点的降息未获广泛支持,反映出美联储对大幅宽松的谨慎态度,他重申美联储决策以数据为依据,不受政治影响,维护其独立性。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5年利率路径存在分歧,部分官员预计年内将再降息两次,而部分官员则持谨慎态度,预计年内不再降息,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保持在3.0%,显示出美联储对未来政策路径的谨慎预期。

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反应积极,国债收益率下跌,黄金价格上涨,美元指数走低,全球央行也迅速跟进,多个国家下调利率,鲍威尔的谨慎措辞和点阵图的鹰派信号也引发了市场波动。

总体来看,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对就业下行风险的直接回应,同时保持对通胀的警惕,多数官员对宽松持谨慎态度,政策路径将高度依赖数据,尤其是在关税、就业和通胀的动态演变中,全球市场和央行的联动反应凸显了美联储政策的外溢效应,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经济数据和地缘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