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试运行取得显著成果,截至9月11日,该网关已成功办理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198.1万笔,交易金额累计达到4.27亿元,这一成绩标志着我国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进展。

陆磊副行长在“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指出,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旨在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支付环境。

统一网关自7月底上线试运行以来,遵循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已支持多家市场机构接入,涵盖了中国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知名机构,业务覆盖范围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办理业务金额已达4.27亿元

杨涛研究员表示,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降低了机构间的系统对接成本,还促进了跨境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统一网关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两种业务模式,涵盖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交易方式,用户通过统一网关进行的跨境支付操作基本实现了无感体验。

随着统一网关的持续优化和参与机构的增多,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进一步扩大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