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3750.HK)在港股二次上市后,股价迎来强劲上涨,A股和H股均创下历史新高,9月15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一度超过9%,市值突破新高,9月16日,A股成交额持续活跃,超过100亿元,截至当日,宁德时代A股市值达到1.63万亿元人民币,H股市值1.78万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62万亿元。
宁德时代股价的飙升在资本市场引发了一波连锁反应,尤其是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中,9月15日,电池指数(申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带动了整个板块的行情,宁德时代与供应商签订的大额采购协议,如龙蟠科技(603906.SH)和天赐材料(002709.SZ)等,股价纷纷涨停,这种产业链的传导效应,反映了市场对宁德时代产能扩张计划的积极预期,据券商研究所数据,宁德时代对2026年的要货指引上调至1100GWh,同比增长46%。
外资投行摩根大通在9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将宁德时代H股评级由中性上调至增持,摩根大通认为,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导致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因此上调了其2025-2026年的盈利预测约10%,并认为宁德时代是全球最便宜的电池股票,是他们的首选。
从板块联动来看,宁德时代股价的上涨激发了整个新能源板块的投资热情,9月16日,尽管大盘表现分化,万德储能指数一度涨超3%,显示出资金在新能源赛道内部的轮动效应,中信证券在8月14日的研报中明确表示,看好中国电池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认为中国电池核心资产相较于日韩企业仍具有显著优势。
宁德时代股价的上涨背后,是各路资金的积极参与,9月15日,宁德时代获得5.3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在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入榜中位居第二,截至2025年6月底,2595只基金共计持有宁德时代5.93亿股A股股份,宁德时代在A/H股市场呈现出不同的估值表现,港股相较于A股溢价16.75%,这在龙头企业中较为罕见。
政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宁德时代自身也在通过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来保证供给的稳定,公司全资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正在推进锂矿复产工作,并制定了全流程降本计划,以确保在碳酸锂低价区间仍能保持成本竞争力,这种对上游资源的掌控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其长期盈利能力的信心,为其高估值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