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以塑代钢”和“轻量化”概念的兴起,PEEK(聚醚醚酮)材料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这一材料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工业、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机器人热潮的推动下,PEEK材料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
数据显示,9月17日,PEEK材料行业指数上涨1.74%,年内涨幅约76.5%,与同期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涨幅相当,面对这样的市场热度,PEEK产业的长期前景如何?
专家分析,PEEK材料凭借其耐磨、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已成为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材料,当前,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高端产品占比有望逐步提升,PEEK材料成本较高,短期内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大体积部件上的应用。
预计到2031年,PEEK市场规模将超过131亿元,我国PEEK产业自2016年以来,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显著,如中研股份、沃特股份、山东君昊等企业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中研股份已成为全球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沃特股份加快PEEK领域布局,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中研股份产品已进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
在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的应用潜力巨大,沃特股份、禾川科技等企业正加紧布局,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尽管PEEK材料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但随着国产替代的加快和相关产能释放,未来成本和价格有望下降,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为降低成本,企业正通过工艺优化、提升生产效率、拓展应用等领域努力,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专家预计,当PEEK原料成本降至400元/公斤以下,且国产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PEEK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