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生猪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农业农村部强化了生猪产能综合调控,行业内部也积极响应,积极调减产能,以确保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生猪产业近年来持续保持盈利态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5月至2025年7月,生猪养殖连续15个月保持盈利,今年前7个月出栏生猪头均盈利高达108元,随着猪肉消费增长趋缓,生猪产业面临产能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

政府加强调控,行业积极降产能

农民日报:农业农村部抓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行业积极调减产能

为稳定生猪市场,农业农村部自去年9月起就提前发布产能过剩预警信息,开展逆周期调控,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对养猪大省和头部企业进行指导提醒,有效抑制了养殖场(户)在盈利期大幅扩产的冲动。

在政府的引导下,行业内部也积极响应,大型养殖企业如牧原集团、温氏等,正在淘汰低产、低效能繁母猪,积极调减产能,据了解,牧原集团能繁母猪存栏量已从今年初的362万头降至目前的343万头,减少了19万头。

降重出栏,优化市场供需

在农业农村部的预警引导下,生猪养殖场(户)持续采取降重措施顺时顺势出栏,生猪宰前均重持续降低,据统计,8月第3周,全国生猪宰前均重已降至128.3公斤,较6月初降低约2.6公斤。

业内人士认为,降重出栏有助于缓解猪肉供给过剩的局面,长期看对维持市场行情有利,将推动第四季度价格重心上移,防止养殖陷入亏损。

未来展望:稳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预计,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将提振消费需求,猪价有望季节性回升,以稳中有涨为主,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效果已经显现,明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生猪产能综合调控,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加密监测预警频次,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左右的目标落实到位,还将控制生猪出栏体重,继续减少二次育肥,促进不同类型养殖场户协同发展,引导大型猪企有序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