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短期健康险来为自己提供保障,近期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显示,我国短期健康险的平均赔付率仅为45%,这不禁让人质疑:你所购买的短期健康险,真的能如预期般理赔到位吗?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120家险企披露的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中位数仅为42.12%,剔除极端值后平均值为45%,这意味着,在消费者缴纳的保费中,只有45%左右会用于实际理赔。
多位保险从业者表示,这样的赔付率偏低,一方面让消费者获得感不强,产品保障力度不足,影响对保险公司的信任;赔付率偏低也反映出保险公司的中间费用偏高,挤压实际赔付支出,长期来看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会这么低呢?保险公司面临着线上流量费用、渠道成本和运营支出等中间费用,不同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产品侧重点、保障范围等因素也会影响赔付率。
如何提升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理赔体验呢?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服务效率、控制成本等方式,提升赔付率,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确保保险产品能够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保障。
面对平均赔付率仅为45%的短期健康险市场,消费者在购买时需擦亮眼睛,关注产品的保障范围、赔付条件等,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保险公司也应努力提升赔付率,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