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大背景下,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方案于近日正式公布,旨在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提高药品质量,并杜绝不正当竞争,以下是对此次集采的十大亮点进行详细解析:

  1. 医疗机构报量细化:本次集采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77%的报量具体到品牌,提高临床需求与供应的匹配度。

  2. 参比制剂参与:25个品种有参比制剂参加,报量份额约30%,进一步丰富市场供应。

    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一文看懂第11批集采十大亮点

  3. 严格质量要求: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未发生违反GMP的情况,确保药品质量。

  4. 防范围标:引入“首告从宽”机制,加大围标行为防范打击力度,维护公平竞争。

  5. 反内卷措施:省级集采中“独家中选”产生的较低价格不纳入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优化价差控制“锚点”。

  6. 价格合理性声明:要求低于“锚点价”的企业主动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的顾虑。

  7. 新增资质要求:对投标企业新增3条资质要求,强化质量管控能力。

  8. 增加复活机会:在以往“入围复活”基础上,新增“未入围复活”机会,鼓励更多企业参与。

  9. 多样化供应:每个地区甚至每家医疗机构都可能有多家中选企业供应,避免单一企业垄断。

  10. 协议量分配:通过厂牌、省份分配和二次确认等步骤,确保协议量的合理分配。

此次集采方案充分体现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理解,标志着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迈向了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