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领域的“代理退保”现象日益猖獗,一些“职业代退人”以高额佣金为诱饵,诱导投保人退保,甚至不惜编造事实,涉嫌违法犯罪,本文将深入调查“代理退保”背后的利益链,揭示其风险与隐患。

高额佣金诱导退保,退回保费高达七成

据了解,一些“职业代退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违法广告,以全额退保或高额退保为诱饵,怂恿投保人委托其代理退保,他们杜撰、虚增、编造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的内容和证据,从而帮助投保人成功退保。

“代理退保”利益链调查:退回保费达七成,佣金超10%,事主退出要给违约金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投保人通过中介成功退保的比例高达70%至95%,周晨通过中介协助,成功退回约70%的保费,并支付了退保金的10.6%作为咨询费用,但事实上,她并未掌握保险业务员的违规证据。

佣金高达10%以上,事主退出需承担违约金

“职业代退人”通常会收取高额佣金,约10%至20%,王庆提供的委托合同显示,投保人需承诺是自己主动咨询专业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不涉及“代理退保”,若投保人选择中止退保或拒绝提供退款金额的交易记录等,则视为违约,需额外支付50%的应付金额作为违约金。

虚构事实涉嫌欺诈,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一些投保人因后悔而退保,甚至虚构事实,以“误导销售”、“未如实告知”等为由,向保险公司施加压力,这种行为可能涉嫌欺诈,甚至构成敲诈勒索罪。

律师陈文明表示,如果投保人仅因后悔而退保,或是在享受了一段保障时间之后,因尚未发生保险事故而想要将投保金返还,这种情况是虚构相关事实,可能涉嫌欺诈行为。

监管加强,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针对“代理退保”现象,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已联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保险销售行为的规范,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保险销售人员不得进行虚假、夸大、片面的宣传,不得误导客户购买产品。

“代理退保”利益链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投保人需谨慎对待,在退保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切勿轻信虚假宣传,避免陷入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