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收购交易中,汇丰控股(0005.HK)和恒生银行(0011.HK)宣布,汇丰亚太作为要约人,将通过协议安排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每股收购价为155港币,较恒生银行前一日收盘价溢价高达30%,这一溢价水平隐含的市账率(P/B)高达1.8倍,显示出汇丰对恒生银行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恒生银行在私有化消息公布后,股价一度跳空高开超14%,最高涨幅接近30%,达到168港币每股,创下自1972年上市以来的单日最高涨幅。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对此表示,汇丰此次交易被视为对香港的重大投资,交易完成后,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将继续作为两家独立的认可机构运营,金管局将保持与相关机构的沟通。

不惜1.8倍P/B、30%溢价!汇丰私有化恒生,意在消除非控股权益提升每股盈利?

在此次私有化计划中,恒生银行的股东仍将获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但公告日期后宣派的所有其他股息将从计划对价中扣除,汇丰表示,不会提高私有化计划的对价。

汇丰认为,此次计划对价不仅高于恒生银行的市场价值,也反映了其未来数年业务发展的潜在价值,汇丰预计收购完成后,其CET1比率将恢复至14%-14.5%的目标范围,而不会通过股份回购来达到这一目标。

恒生银行自1933年成立以来,历经风雨,于1972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二战后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银行股,此次私有化,标志着恒生银行结束长达53年的上市历程。

近年来,恒生银行受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减值影响,信贷减值大幅增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汇丰曾要求恒生银行出售约78亿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组合,但未取得进展,汇丰决定采取私有化方式,以消除非控股权益,提升每股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