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月的到来,中国银行业掀起了一股“二永债”赎回潮,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仅9月25日一天,就有三只“二永债”退出市场,而整个9月,已有15只“二永债”被赎回,总额高达3026亿元,远超以往月份,绍兴银行、长春农商行等至少8家机构也宣布了赎回计划,这些债券的票面利率普遍高于新发行债券。

专家指出,这一现象是银行主动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本充足率的举措,旨在应对当前利率环境的变化和全球主要经济体利率调整的预期。

赎回潮背后的动因

超3000亿元!银行9月密集赎回“二永债”,有何玄机?

银行通过赎回高利率的“二永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产结构,今年以来,新发行的“二永债”利率大多在1.88%至2.90%之间,而9月被赎回的“二永债”利率则在4.20%至5.40%之间,这表明银行对市场利率走势有精准的预判。

赎回“二永债”有助于银行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灵活配置更高收益的资产,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这也有利于银行在监管考核中占据优势,推动银行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银行赎回“二永债”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企业,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中小银行如何应对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除了赎回“二永债”,还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等方式夯实资本基础,灵活运用优先股、可转债等工具,优化信贷资产配置和投资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和内源资本积累水平。

银行密集赎回“二永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需求做出的合理选择,这一行为有助于银行提升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结构,为未来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