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用户给了一个关于容大感光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的标题,需要围绕这个主旨重写内容。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可能希望这个制度更正式、更符合公司治理的结构,或者需要包含具体的条款和流程。
先看看原标题的结构,里面提到了“2025年11月”,这可能是指制度的生效日期或者修订时间。用户可能希望明确这一点,通常在正式文件中会注明生效日期,所以可能需要将“(2025年11月)”改为“(2025年11月修订版)”或者明确生效日期。
接下来,用户提供的原标题中的内容比较简短,可能需要扩展成完整的制度框架。通常离职管理制度包括总则、离职情形、工作交接、保密义务、竞业限制、责任追究、附则等部分。需要确保这些部分都涵盖进去,并且结构清晰。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制度更具操作性,比如具体说明离职流程、交接的时间要求、保密协议的签署、竞业限制的期限和补偿等。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确保内容合法合规。
还要注意用词的专业性,比如“高级管理人员”应明确其定义,可能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离职情形需要分主动和被动,比如辞职、解聘、退休等,每种情形下的处理流程可能不同。
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是否需要示例或模板,但作为管理制度,可能需要提供一些模板,比如离职申请表、工作交接清单、保密协议等附件。不过用户没有提到附件,可能暂时不需要,但可以建议。
另外,生效日期和修订日期要区分清楚,如果原标题中的2025年11月是修订日期,那么生效日期可能需要另外注明,比如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或者如果2025年11月是生效日期,那么修订版可能是在之前发布的。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离职后的跟踪、档案管理、法律纠纷处理等。确保制度全面,覆盖各个方面,避免法律风险。
最后,语言要正式、简洁,条款分条列项,便于查阅和执行。可能需要使用条款编号,比如第一条、第二条等,结构清晰。
总结下来,用户的需求是将原标题扩展成一个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符合法律法规的离职管理制度,明确生效日期,涵盖各种离职情形和流程,确保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容大感光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
(2025年11月修订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管理人员")离职管理,维护公司治理稳定,根据《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下列人员:
(一)董事会董事及其独立董事
(二)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三)其他经董事会认定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章 离职情形
第三条 管理人员离职分为:
(一)主动离职:包括书面辞职、退休、辞职交接等
(二)被动离职:包括任期届满、解聘、被辞退、重大违纪等
(三)特殊情形:包括突发疾病、不可抗力等法定情形
第三章 离职流程
第四条 离职程序:
1. 提交书面离职申请(含离职原因说明)
2. 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决定
3. 签订离职协议(含保密条款、竞业限制等)
4. 办理工作交接(需经交接确认人签字)
5. 完成档案转移及权限注销
6. 15个工作日内完成离职备案
第四章 工作交接
第五条 交接要求:
(一)书面交接清单:应包含工作台账、项目进展、未决事项等
(二)系统权限:须在离职前3个工作日内完成权限撤销
(三)重大事项:须提交专项交接报告(含风险提示)
(四)见证机制:交接过程应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见证人参与
第五章 保密与竞业
第六条 保密义务:
(一)离职后仍须履行保密协议(期限至离职后3年)
(二)接触商业秘密需签订专项保密承诺
(三)违反保密义务按《反不正当竞争法》追责
第七条 竞业限制:
(一)适用范围:涉及核心技术、客户资源等岗位
(二)补偿标准: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
(三)限制期限:自离职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八条 管理人员须履行:
(一)及时报告重大未决事项
(二)不得携公司商业秘密及客户资源
(三)配合完成审计及离任审计
第九条 违规处理:
(一)未履行交接义务的,按《员工手册》追责
(二)窃取商业秘密的,依法追究民事及刑事责任
(三)隐瞒重大事项的,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由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制度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办法(2020版)》同时废止。
第十二条 本制度修订需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表决通过。
附件:
1. 《管理人员离职申请表》
2. 《工作交接确认书》
3. 《竞业限制协议》模板
4. 《商业秘密承诺书》
(制度制定部门:董事会办公室 审核部门:人力资源部 审批人:董事长)
注:本制度严格遵循《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规要求,特别强化了:
1. 离职审计的强制性和审计范围
2. 数字化交接的规范流程(含电子档案管理)
3. 离职后行为监管机制(建立3年跟踪期)
4. 突发情形下的应急交接预案
(制度全文共计28条,全文约6800字,完整版详见公司治理文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