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机销售增速放缓,工程机械企业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充满潜力的后市场领域,众多知名企业如柳工、徐工机械、山推股份、五新隧装等,纷纷将后市场业务作为战略重点,力图通过这一转型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增长。

后市场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

“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后市场业务成为工程机械企业抵御风险、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支点。”柳工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国内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后市场业务的增值服务、配件供应等成为新的增长点。

掘金机械后市场

多家企业明确表示,将后市场业务占比提升至50%以上,甚至将其视为一场经营转型战,五新隧装就计划通过十年努力,实现主机和后市场销售规模各占50%的目标。

高毛利、抗风险:后市场业务的双重优势

后市场业务以其“毛利高、规模大、抗风险”的特点,受到企业的青睐,相较于新机销售,后市场业务毛利率更高,且业务模式更注重长期主义,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整机销售15%至25%的毛利率,后市场业务的毛利可达30%至50%。”柳工方面表示,后市场业务涵盖了配件销售、维修服务性收入、改装大修及二手机业务等多种收入来源,有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盈利。

后市场业务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市场下行期,后市场业务的稳定需求能够帮助企业保持业绩稳定,有效抵御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转型之路:服务与配件的精细化竞争

为了掘金后市场,企业纷纷在服务站点、仓储与备件网络、供应链网络等方面进行布局,柳工、五新隧装等企业表示,将积极拓展中期维修保养、设备大修等增值服务,打造集设备管理、故障预警、效能优化功能于一体的APP。

后市场业务的拓展并非易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供应链网络建设,同时面临配件采购、服务人员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后市场业务的利润潜力巨大,值得企业长期投入。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工程机械企业的后市场业务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服务和配件的精细化竞争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配件质量,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