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万达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场风波中,王健林从中国首富到“老赖”的身份转变,不仅揭示了万达集团当前的债务危机,也让人不禁感叹人生如戏,世事无常。
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事件源于一笔1.86亿元的执行标的,尽管三天后,王健林的“限高”措施被撤销,但此次事件仍然给这位曾经的商业巨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万达方面表示,此次事件是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所致,或因执行层面的信息不对称。
万达集团的债务危机并非偶然,企查查数据显示,万达集团及旗下大连万达商管,近期频繁被申请执行和股权冻结,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元,融创、苏宁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向万达“讨债”。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万达集团不得不出售旗下资产,2025年5月,万达一次性打包出售了48座万达广场,交易金额高达500亿元,在悉数剥离其他商业板块后,万达广场成为王健林剩下为数不多的值钱资产之一。
据大连万达商管2024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万达商管负债合计2990.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8.7%,尽管负债水平在行业内并不算高,但万达商管的短期有息负债高达439亿元,货币资金仅有151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回顾王健林的商业生涯,从无到有,从盛到衰,万达集团的发展轨迹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90年代初,王健林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将一家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公司发展成为商业巨头,在进军文化产业、海外并购等领域时,万达集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016年,万达集团负债4000亿的传闻在市场上传得沸沸扬扬,为了缓解债务压力,王健林不得不将文旅资产出售给融创、富力等企业,而在这场资产出售过程中,王健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曾经的商业帝国逐渐变得支离破碎。
王健林家族的资产已从十年前的巅峰时期下降超八成,尽管如此,王健林仍然在努力寻求万达集团的转型升级,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下,这位曾经的商业巨头能否走出困境,再次书写辉煌,仍是一个未知数。
王健林的三日“老赖”经历,不仅揭示了万达集团当前的债务危机,也让人看到了这位商业巨头在商场、舆论场以及个人生命之海中的浮沉,在未来的日子里,王健林和万达集团能否走出困境,重新崛起,仍需时间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