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亿智造”)正寻求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目标成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在冲刺IPO的关键时刻,公司面临着一系列财务挑战。
高增长下的现金流困境
尽管微亿智造在2024年以2.72亿元的收入成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领域的领先供应商,但其财务状况并不乐观,公司持续为负的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亿元的应收账款,以及早期重要股东百度的清仓离场,都为其IPO之路蒙上了阴影。

盈利能力薄弱,现金流持续为负
微亿智造在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但累计亏损仍达1.83亿元,2024年净利率为2.6%,2025年上半年为1.6%,处于微利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显示出其“造血能力”不足。
应收账款高企,收入质量存疑
微亿智造的应收账款问题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高达5亿元,占同期营收的121.4%,表明公司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赊账,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也在增长,反映出收款压力加大。
供应商集中度高,供应链风险不容忽视
微亿智造在供应链端也面临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供应商集中度更是达到61.7%,对GPU供应商的依赖度明显上升,这使公司面临因国际出口管制引致的潜在供应链中断风险。
百度清仓离场,公司治理引关注
早期重要股东百度在微亿智造冲刺IPO前清仓离场,可能引发市场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质疑,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也值得关注,管理层背景多元,但创始人并非技术背景出身。
未来展望
微亿智造计划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海外网络建设、战略收购及补充流动资金,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应收账款回收进展以及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改善,在工业智能的黄金赛道上,微亿智造仍需向资本市场证明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