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银行纷纷调整存款利率,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下调幅度各异,甚至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小银行在负债端面临压力,主动调整负债结构,以及对未来利率下调趋势的普遍预期。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等银行已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其中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15%,而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上海华瑞银行年内已多次调整存款利率,显示出中小银行对负债成本控制的重视。

专家指出,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为了缓解负债端成本压力,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现状;二是基于对未来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预期,银行提前调整长期存款利率,避免锁定过高的负债成本。

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

利率下调对储户而言,意味着存款收益缩水,可能促使部分资金转向收益更高的理财、国债等低风险产品,从宏观角度看,银行负债成本的下降,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反映出银行预期未来利率将继续走低,不愿承担长期高息负债风险,通过降低长期存款利率,银行优化负债结构,以应对资产收益下行的压力。

面对挑战,专家建议,中小银行应依托本土优势,推进战略管理方式变革,深入研究区域市场,巩固原有优势,并进行数字化升级,银行可通过精细化管理资产负债、拓展中间业务、寻求差异化发展等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