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通过一系列“硬核”金融服务,显著提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为硬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自2021年底以来,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1万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4.2万亿元,该行在科技贷款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科技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均位居同业首位。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负责人强调,该行致力于构建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多元化需求,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性特点,工商银行创新性地推出了“五专”服务机制,包括专营机构、专项行动、专属产品、专门风控和专项资源。

工行“硬核服务”助力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

在服务机制的具体实施中,工商银行面临着如何有效识别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和评估信用风险的关键问题,为此,该行建立了专职审贷队伍,优化风险防控理念,并引入了“企业创新积分”和科技企业智能评价模型,推出了包括科创并购贷、股权激励贷、科创研发贷在内的多种专属产品,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矩阵。

在直接融资方面,工商银行创新性地引入股权估值服务,建立了覆盖37个行业的企业估值体系,并搭建了线上估值系统,广泛应用于科创企业的估值场景,工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耐心资本精准投入科技创新,截至2025年8月末,已实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签约全覆盖,设立基金33支,认缴规模近400亿元。

展望未来,工商银行将继续把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优化产品体系,扩大生态朋友圈,以“资金链+服务链+生态链”的模式,全力支持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助力我国科技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