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车险和人身险业务的“报行合一”模式已逐步落地,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针对非车险业务的“报行合一”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杜绝“阴阳费率”等违规行为。
政策要点:
- 正式实施时间: 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监管措施: 对未按规定使用备案条款费率、提供虚假报告等行为,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
- 监管对象: 财产保险公司。
- 核心要求:
- 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
- 加强手续费核算管控,规范中介费用支付。
- 严格监管手续费率,防止超限支付和套取费用。
政策影响:

- 短期影响: 短期内,对依赖规模驱动和渠道冲量的险企可能带来压力,利润率和业务规模可能出现阶段性收缩。
- 长期影响:
- 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
- 促进产品与服务创新,优化竞争格局。
- 促使中介机构由“销售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表示,该政策旨在引导非车险业务回归保险本源,实现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他认为,该政策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将对保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统一备案与执行,严打“阴阳费率”等违规行为,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推动行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