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租车被曝出一系列“货不对板”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平台服务质量的质疑,一位微博大V博主在微博上晒出自己通过携程租车的经历,原本预订的路虎卫士竟然变成了丰田兰德酷路泽,车内状况堪忧,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公众关注。
据博主描述,他在携程租车平台上预订了一辆路虎卫士,花费5567元,但实际拿到的是一辆行驶里程高达8万公里的丰田车,车内烟灰和污渍遍布,异味刺鼻,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还有消费者在携程租车平台上遭遇过类似情况,甚至有车主连续两次遭遇“货不对板”。
《BUG》栏目调查发现,携程租车平台上“货不对板”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消费者还指出平台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一位消费者在呼伦贝尔租车时,预订的别克GL8车龄与宣传不符,他认为携程租车在车辆信息页面作假,并已准备投诉。

值得注意的是,携程租车在验车流程上也存在问题,按照正常流程,租车平台应在提车时让用户仔细验车,但实际操作中,用户往往在不知情或未仔细核对的情况下,就被引导签署了电子验车单,这种做法使得验车环节失去了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成为商家规避责任的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携程平台部分入驻的中小租车公司服务良莠不齐,为节省成本或填补车辆短缺,不惜违反合同私自更换车型,作为平台,携程在资质审核和监管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今年8月和9月,携程接连被约谈,公司高管在业绩向好、股价接近历史高点时密集减持,引发市场对公司未来预期的种种猜测,专家指出,携程作为平台,需要对入驻商家进行资质审核并履行监管义务,若平台明知或应知商家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而未采取措施,则需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