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产业遭遇新一轮缺货潮,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尽管国庆长假期间供应链暂时关闭,但市场对存储产品的需求并未减弱,反而导致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数据显示,DDR4 DRAM价格在一周内上涨超过12%,而DDR5 16Gb现货价格更是上涨了8.5%。
在此背景下,威刚、十铨、宇瞻等知名存储模组厂商观察到市场价格的强劲涨势,纷纷选择暂停报价,等待长假后市场行情更加明朗时再行定价,威刚率先于上周暂停报价,主要针对DDR4和DDR5这两类缺货最为严重的存储产品,随后,十铨、宇瞻等厂商也相继跟进。
存储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AI的兴起,尽管市场上对AI的“泡沫论”存在争议,但存储行业内部普遍认为,云服务提供商的实质需求导致了供需失衡,缺货现象比预期更为严重,导致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厂商惜售或挑单。
尽管部分OEM和工控客户对价格上涨感到压力,但存储行业普遍预计未来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更大,由于市场供给有限,“谁不买谁吃亏”的局面可能持续,未来报价将逐月上调,物料清单成本(BOM Cost)可能会落后于竞争对手。
从合约价与现货价的数据对比来看,目前合约价涨幅远不及现货价,据Digitimes报道,合约价的意义已经失真,客户可能根本无法以合约价购买产品,原厂产能紧张,现货价格持续上涨,这才是市场真实情况的反映,预示着未来季度合约价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仅限于一个季度的供应合约,现在已延长至多年期,超大规模客户甚至直接与存储原厂签订长期协议以锁定产能,三星下一代V9 NAND在发布前就已经几乎被预订一空;美光公司2026年HBM产能也已基本售罄。
从消费级SSD、DDR4到企业级存储阵列和批量HDD,缺货潮正在整个存储行业蔓延,导致产业价格出现多年未见的趋同上涨态势,业内人士警告,由于AI需求激增和供应端收缩的双重影响,全球存储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失衡,市场短缺时间可能长达数年甚至十年。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在最新报告中指出,AI运算推动了DRAM与NAND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紧张,预计存储市场景气度将持续长达十年,未来数季存储价格可能多次出现双位数涨幅,进一步推动产业获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