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个人征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类以“征信修复”“信用洗白”为幌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仅让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更可能让其信用状况雪上加霜,华夏基金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征信诈骗新花样,别让信用焦虑变成财产损失。
征信诈骗常见套路:
- 夸大其词,谎称内部渠道: 诈骗分子通过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谎称自己有可靠的内部渠道和专业手段,可以轻松消除征信不良记录。
- 诱导提供个人信息: 诈骗分子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以便进行伪造材料等违法犯罪活动。
- 收取高额费用: 诈骗分子以“服务费”“代理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一旦得手便消失无踪。
- 伪造材料,反陷法律风险: 诈骗分子诱导受害者伪造材料,进行征信异议申诉,最终征信记录毫无变化,甚至陷入法律风险。
- “熟人帮忙”,骗你没商量: 诈骗分子冒充熟人,以“专业征信公司”的身份,诱导受害者支付费用,最终盗刷银行卡,造成财产损失。
如何防范征信诈骗:
- 强化征信知识学习: 了解征信政策、法规,掌握征信异议申请流程,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 核实机构资质: 选择正规机构,警惕“无资质经营”的机构。
- 保护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个人征信报告,不随意向他人泄露个人信息。
- 理性应对征信问题: 保持冷静,通过正规渠道查询、解决征信问题,切勿轻信“征信修复”宣传。
- 遭遇诈骗后及时维权: 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投诉,通过12315平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举报诈骗机构。
真实的信用记录无法“洗白”,合法的征信异议申请无需付费,任何以征信修复为名收取费用的行为都是诈骗。 华夏基金呼吁广大投资者,理性对待信用问题,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征信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