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领域传来重大喜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成功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这一突破有望为固态电池产品的研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并引发资本市场热烈反响。

新型电解质提升固态电池性能

该新型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据悉,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前商业化电池水平,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

利好来袭!固态电池新突破,A股这些公司已布局

资本市场积极响应,相关概念股涨势喜人

这一技术突破迅速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9月25日,华自科技(300490.SZ)涨超8%,亿纬锂能(维权)(300014.SZ)涨超6%,天齐锂业(002466.SZ)涨超3%,宁德时代(300750.SZ)更是刷新历史新高。

固态电池前景广阔,产业链企业加速布局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被视为未来电池技术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固态电池市场潜力巨大,据悉,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

多家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涉及设备与材料、正负极、电解质等多个环节,先导智能(300450.SZ)、天赐材料(002709.SZ)、欣旺达(300207.SZ)、璞泰来(603659.SH)、赢合科技(维权)(300457.SZ)等企业均在积极研发和布局固态电池相关业务。

行业前景可期,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据预测,固态电池行业将在2027年前后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2030年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GWh,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完善,固态电池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