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一领域逐渐成为公募基金关注的焦点,尽管AI医疗行业目前仍处于培育阶段,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已吸引众多公募QDII基金积极布局。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AI医疗的商业化落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AI医疗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这不仅提升了相关公司的估值,甚至有的公司估值已超过其在美股市场的对标企业,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国内AI医疗市场的快速商业化,这些企业的估值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出海成为AI医疗企业成长的关键,晶泰控股、固生堂、医渡科技、讯飞医疗科技、云知声等港股AI医疗公司正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出海成为重要策略,晶泰控股凭借AI技术帮助药企获得澳大利亚临床试验批准,其业务已受到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等头部公募基金的青睐,医渡科技也在新加坡、文莱等国家开展国际化业务,其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迅速。
港股AI医疗公司的估值普遍偏高,这也是基金经理们在布局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些公司尽管处于商业化探索阶段,但市值已高达上百亿港元,部分基金经理选择转向美股市场寻找投资机会,如皮劲松管理的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基金,就将Tempus AI、Grail等美股AI医疗明星公司纳入其投资组合。
尽管估值问题存在,但基金经理们普遍看好AI医疗的商业化前景,他们认为,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迭代,AI医疗企业的市场地位有望提升,同时政策支持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医疗新科技方向已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未来有望实现商业化,并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