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实施,全国各地纷纷加紧步伐,推出一系列关于“好房子”建设的具体细则,旨在构建高品质住宅标准体系,推动住宅品质的全面提升。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明确了阳台计容的规定,对阳台面积、设计进深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则发布了《关于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对卫生间、厨房等关键部位的防水保修期,以及起居室、卧室的开间净宽等提出了明确标准。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16项措施,从设计、建造、建材、物业等多个方面入手,力求在“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物业、好样板”六个方面实现突破,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则编制了地方标准《好房子住宅评价标准》,采用三级评价机制,对住宅综合性能进行引导。

加速落地!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细则

“好房子”成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热点,购房者对于“好房子”的关键要素如层高、通风采光、隔音性能等有着较高期待,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等地,已有多项“好房子”项目入市,受到市场热捧。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各地出台的“好房子”建设细则在整体上高于国家标准,既有强制性标准,也有鼓励性标准,这些细则的落地实施需要通过具体细则和供地条款来规范,考虑到成本增加可能导致的房价上涨,如何让市场、房企和购房者接受这些标准,以及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都是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加强住建与自然资源部门的协作,确保报建后的监管和联合验收,也是推动“好房子”建设落地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