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科田”)在历经A股上市辅导五年后,转战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其财务状况的矛盾之处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让人对其IPO之路充满疑问。

并购“催肥”,毛利率提升却难掩亏损

麦科田通过并购,尤其是收购唯德康医疗,使得微创介入业务快速崛起,毛利率连续提升,其营收与毛利率的快速增长并未转化为利润,反而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17亿元、13.13亿元、13.99亿元,但利润却连续亏损。

并购“催肥”、经销商“失活”、商誉“高悬”:麦科田IPO如何破解“虚胖”增长难题?

经销商“失活”,渠道风险凸显

麦科田对经销商的高度依赖,带来了渠道风险,其经销商数量虽然稳定,但“不活跃经销商”的数量却在增加,这意味着渠道的实际覆盖能力和效率在下降,经销商的“高依赖、高波动”的渠道结构,也使得麦科田面临削弱定价权、挤压利润空间、影响回款周期等风险。

商誉“高悬”,减值风险不容忽视

麦科田的频繁并购,使得其背负了沉重的商誉包袱,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商誉规模达9.08亿元,占同期净资产(18.3亿元)的49.6%,高额商誉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减值风险。

破解“虚胖”增长难题,麦科田需多管齐下

面对并购“催肥”、经销商“失活”、商誉“高悬”等问题,麦科田需要多管齐下,破解“虚胖”增长难题。

  1. 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研发是医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麦科田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 优化渠道结构,降低渠道风险:麦科田需要优化渠道结构,降低对经销商的依赖,同时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提升渠道效率。

  3. 谨慎并购,控制商誉风险:麦科田需要谨慎并购,避免过度扩张,同时加强对被收购公司的整合,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4. 关注政策变化,应对集采压力:麦科田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积极应对集采压力,确保业绩稳定性。

麦科田的IPO之路充满挑战,但其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