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港股医药板块犹如狂风骤雨,新锐医药等公司股价飙升,涨幅惊人,在这场“狂欢”背后,却隐藏着业绩亏损与资金爆炒的矛盾,在这场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盛宴中,是谁在收割利润,又是谁在高位接盘?

狂欢背后的矛盾

据界面新闻报道,从7月1日至9月18日,港股医药板块内201只股票上涨,其中69家涨幅超50%,21家涨幅突破100%,这些涨幅惊人的公司,多数业绩处于亏损状态,以药捷安康为例,上市三个月,股价一度飙升至679.5港元,市值逼近2700亿港元,但随后上演“过山车”行情,市值大幅缩水。

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狂欢与崩塌”:谁在收割?谁在接盘?

资金炒作与投机

为何港股创新药板块会成为资金的“热土”?专家分析,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 行业特性: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市场预期波动大,一旦成功,回报丰厚,这使得资金容易放大对企业的想象空间。
  2. 商业模式:创新药企业早期没有收入,但资本市场估值逻辑看重未来预期价值,这使得资金可以提前介入,等待股价上涨。
  3. 估值逻辑:创新药企业估值方法模糊,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为短线炒作提供了空间。

资金博弈与风险

在这场狂欢中,不同类型的资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1. 南下资金: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进入港股市场,为创新药板块提供了“活水”。
  2. 游资:利用港股市场特性,快速放大股价涨幅,推动板块进入狂欢状态。
  3. 公募基金和ETF基金:在后期成为被动接盘方,为前期炒作资金提供“高位出货”的机会。

这种炒作模式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1. 基本面与股价背离:许多涨幅巨大的公司尚未具备盈利能力和收入,股价涨幅与基本面严重背离。
  2. 操纵风险:部分公司可能存在股价操纵嫌疑,投资者需警惕。
  3. 指数纳入机制漏洞:部分公司上市后很快被纳入指数成分股,导致ETF等被动资金必须刚性买入,加剧了炒作氛围。

投资者何去何从

面对这场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狂欢与崩塌”,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1. 谨慎投资:警惕无基本面支撑、短期涨幅巨大的个股,尤其是那些“按理说无人问津却疯狂上涨”的股票。
  2. 分散风险:通过ETF等工具分散风险,避免押错宝。
  3. 关注基本面:选择具有良好基本面和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狂欢与崩塌”揭示了市场存在的风险和漏洞,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时,应保持理性,警惕风险,避免成为“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