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24”行情以来,证监会加大了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和配套措施落地,显著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和执法震慑力,一年来,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历年之最。
数据显示,2025年已有12家公司因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指标而被退市,这一数字远超往年,退市锦港、退市卓朗等公司均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退市不免责”的原则得到持续强化,证监会已查处67家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并移送33家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线索。
在从严监管的背景下,投资者如何识别和避开这些“雷区”呢?
投资者应关注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通过登录新浪财经APP,搜索“信披”相关内容,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信息,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投资者应关注监管部门的处罚信息,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会及时公布对违法公司的处罚决定,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哪些公司存在风险。
投资者还应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了解哪些行业或领域存在潜在风险,从而避免投资于这些领域。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胡历芳表示,近一年来监管从严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为稳定投资人预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波也指出,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对投资者信心产生积极影响,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方法。
面对不断变化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加强风险意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自身的投资判断能力,才能在投资路上避开“雷区”,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