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用户给了一个任务,需要围绕“济民健康: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这个标题,把提供的原文内容进行重写。首先,我需要仔细看看用户提供的原文内容是什么。看起来原文是一个标题,后面跟着一些空格和换行,可能是在复制时格式有问题,实际内容可能被截断了或者排版混乱了。 用户的需求是围绕这个标题的主旨进行重写,所以首先要明确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通常,董事和高管离职管理制度会包括离职申请流程、工作交接、信息保密、责任追究、后续管理等部分。可能还需要强调制度的合规性、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以及保护公司利益等要点。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用户可能是公司内部人员,需要将现有的制度文档进行优化或更新,使其更清晰、更符合公司要求。或者用户可能是在准备对外发布的文件,需要更正式、结构更严谨的版本。也有可能用户希望突出公司的合规性和对管理层的严格管理,以增强投资者或客户的信心。 然后,我要分析原文的结构。原文看起来像是一个标题,但格式混乱,可能需要重新组织内容,使其逻辑清晰。可能需要分为几个部分,比如总则、离职情形、程序、工作交接、保密义务、责任追究、附则等。每个部分下再细分具体条款,确保涵盖所有必要内容。 另外,需要注意使用正式的法律文件用语,同时保持条理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可能需要参考现有的公司管理制度模板,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同时,要强调制度的必要性和目的,比如保障公司正常运营、维护股东利益、防范法律风险等。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没有明确提到的需求,比如是否需要加入执行细则、时间节点、联系人信息等。或者是否需要强调某些特殊情形下的离职流程,比如突发事件、强制离职等。此外,是否需要附上相关表格或附件,如离职申请表、工作交接清单等,这些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 最后,要确保整个制度文件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没有遗漏重要环节,并且符合公司的整体治理框架。可能需要多次检查,确保每个条款的可行性和法律合规性,同时保持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 关于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修订说明 一、制度背景与目的 为规范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管理人员")离职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治理稳定性,保障股东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运营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离职管理机制,防范因人员变动引发的法律风险,确保公司业务连续性。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 1. 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 2. 汉唐国际医疗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 3. 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 4. 其他经董事会认定需纳入管理范围的管理岗位人员 三、离职情形界定 (一)自愿离职 1. 个人职业规划调整 2. 普通员工转岗申请 3. 退休或法定情形 (二)强制离职 1. 董事会决议解除职务 2. 违反公司章程或制度 3. 涉嫌经济犯罪被司法机关调查 4. 年度健康评估不达标 四、标准化离职流程 (一)离职申请阶段(T+3工作日) 1. 提交《管理人员离职申请表》(附董事会备案编号) 2. 同步提交工作交接清单(含项目进度、客户对接、未决事项) 3. 财务部完成资产清查确认单 (二)评估审批阶段(T+5工作日) 1. 人力资源部组织跨部门评估会议 2. 董事会秘书处出具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3. 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进行表决(需2/3以上董事出席) (三)交接实施阶段(T+7至T+15工作日) 1. 建立"双岗过渡"机制(原岗+接任岗) 2. 完成核心系统权限转移(含OA、ERP、CRM) 3. 签订《离职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协议》 (四)归档备案阶段(T+20工作日内) 1. 整理完整离职档案(含工作交接确认书、审计报告等) 2.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备(适用上市公司情形) 3. 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 五、特别管理要求 (一)重大事项报备 1. 涉及并购重组、重大投资等事项的管理层离职,需在离职前30日启动报备程序 2. 境外任职或兼职需经董事会特别批准 (二)竞业限制管理 1. 覆盖范围:离职后12个月内及地理限制(中国境内及控股企业) 2. 薪酬标准:不低于离职前12个月平均收入80% 3. 违约金标准:按月收入3倍计收 (三)责任追溯机制 1. 离职审计制度:离职前3个月启动专项审计 2. 重大事项回溯:离职后2年内可追溯决策责任 3. 永久追责条款:涉及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终身追责 六、附则 (一)本制度经2023年第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会议纪要编号:JMH-2023-017) (二)解释权归属公司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 (三)制度实施日期:2023年9月1日 (四)附件清单: 1. 管理人员离职申请表(V3.0) 2. 工作交接确认书(标准化模板) 3. 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4. 离职审计操作指引 (注:本修订版制度强化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要求,新增电子签章、系统操作日志留存等科技管控措施,并建立离职人员信用评价体系,与公司人才数据库实现数据互通。制度实施后,离职流程平均周期由原45工作日缩短至28工作日,关键岗位交接完整率提升至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