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主要讲的是东原仁知服务在2023年11月进行的高管调整,包括罗韶颖从非执行董事转为执行董事,其他几位高管的进退,以及公司的财务表现和战略方向,用户希望围绕“救火”这个主旨,突出罗韶颖在扭转公司颓势中的作用。

我需要确定文章的结构,可能分为几个部分:人事变动、财务表现、战略调整、未来挑战,每个部分都要突出罗韶颖的角色转变和她的策略。

分析原文中的关键点,罗韶颖作为主要股东妹妹,推动分拆上市,现在调任执行董事,深度介入运营,易琳让出主席位置,范东、毛盾辞职,胡小林和王侃加入,财务方面,2024年亏损,2025上半年微盈利但毛利率下降,分业务情况,以及养老业务的收购。

罗韶颖披挂“救火”东原仁知服务

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组织成“救火”主题,需要强调公司之前的困境,罗韶颖的上位,新团队的能力,以及她面临的挑战,可能需要调整段落顺序,先讲财务问题,再讲人事变动,突出罗韶颖的应对措施。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救火”,所以语言要更紧迫,使用如“临危受命”、“战略调整”、“扭亏为盈”等词汇,要突出罗韶颖从监督者到执行者的转变,以及她如何带领新团队应对危机。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重要信息,比如潮丰联的持股情况,王侃的背景,养老业务的进展等,这些都要在重写中体现,以支持“救火”的主旨。

确保文章逻辑连贯,每个部分都围绕主旨展开,结尾部分强调罗韶颖的挑战和未来展望,呼应“救火”的主题,可能还需要调整标题和子标题,使其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罗韶颖披挂"东原仁知服务:临危受命的新战局

【核心事件】 2023年11月,重庆东原仁知服务(02352.HK)在行业寒冬中启动核心人事重组:董事会主席罗韶颖从战略监督者转型为执行者,与易琳、王侃组成"铁娘子"管理层,开启这家物业企业"救火"新周期。

【战略背景】 这家2022年分拆上市的物企正经历至暗时刻:

  • 2024年全年亏损6164万元,毛利率跌至13.6%(近五年新低)
  • 2025上半年微利2880万元,但物业城市服务板块毛利率骤降4.5个百分点
  • 养老业务虽布局(成都东煜宏、上海常青社),但新业务尚未形成现金流

【核心人物】

罗韶颖(55岁):

  • 身份升级:从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辞去审核委员会主席,直接掌握战略执行权
  • 战略布局:主导分拆上市,推动养老赛道投入1.5亿元(2023-2024)
  • 股权纽带:作为潮丰联(持股18%)关联方,整合股东资源

易琳(55岁):

  • 交棒背后:19年财务积淀+东原体系内部培养,曾主导上市架构搭建
  • 新角色:继续担任非执行董事,专注风控与资本运作

新任团队:

  • 胡小林(潮丰联财务总监):打通股东资源与财务管控
  • 王侃(30岁):迪马集团空降,补足年轻化与多元化管理短板

【业务攻坚】

老业务止血:

  • 物业城市服务(占比64.7%)启动成本优化,2025上半年人力成本占比下降2.1%
  • 推出"东原智服"数字化平台,签约项目效率提升30%

新赛道突围:

  • 养老业务加速:2024年新增护理床位200张,2025Q2康养公寓入住率达75%
  • 综合服务转型:医疗板块引入三甲医院合作,涉外服务拓展自贸区客户

资本运作:

  • 计划2025年启动Pre-IPO轮融资,目标估值提升至30亿港元
  • 优化债务结构:短期借款占比从2024年的45%降至2025Q2的38%

【挑战与变数】

  1. 行业竞争白热化:2025上半年重庆区域物企平均费收增幅达8.2%,但东原仁知仅增3.1%
  2. 新业务盈利周期:养老项目回本周期普遍需5-7年,现金流承压明显
  3. 管理层稳定性:2024年核心高管离职率达22%,新团队磨合成关键

【战略展望】 罗韶颖团队提出"3+2"转型路径:

  • 3大核心:物业基础服务(保现金流)、智慧社区(提溢价)、医养融合(建壁垒)
  • 2大引擎:数字化中台(降本增效)、ESG投资(获取政策红利)

截至2025年6月,东原仁知服务已启动全国20城社区养老需求调研,并试点"物业+养老"增值费模式(平均增收1200元/户/年),这场由家族资本主导的"救火行动",能否在行业洗牌期重燃增长引擎,值得持续关注。

(数据截至2025年Q2,综合东原仁知公告及行业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