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用户给了一个关于中衡设计股东会议事规则的修订内容,需要围绕这个标题进行重写。首先,我得仔细看看用户提供的原始内容是什么。看起来用户给了一个具体的修订版本,可能是在2025年11月更新的。用户希望围绕这个标题的主旨重新组织内容,可能需要更清晰的结构或者更正式的表达。 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可能希望将现有的议事规则内容按照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来重新编排,或者可能希望突出修订后的重点,比如新增的条款、修改的部分,或者强调某些治理机制。另外,用户可能希望内容更符合中国公司法的最新要求,或者加入一些国际通行的治理实践。 接下来,我要分析用户提供的原始内容。看起来原始内容可能比较零散,或者结构不够清晰。用户可能需要将修订后的议事规则分章节,比如总则、会议召开、表决程序、决议效力、附则等,这样更符合正式的公司章程结构。同时,可能需要补充一些细节,比如会议通知的具体要求、表决的具体方式(如电子投票)、新增的独立董事职责等。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强调修订后的亮点,比如强化了独立董事的作用,优化了表决机制,或者增加了透明度措施。这些都需要在重写时突出显示,可能用加粗或者小标题的方式。同时,需要注意法律术语的准确性,确保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比如股东权利、累积投票制、特别决议事项等。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他们可能希望这份修订后的议事规则不仅结构清晰,还能体现公司的治理现代化,提升投资者信心,或者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灵活的机制。因此,在重写时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前瞻性的内容,比如战略规划调整的流程,或者应急机制的处理方式。 最后,要检查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比如章节编号、条款的层次结构,以及是否遗漏了任何关键修订点。确保语言正式、准确,同时保持条理清晰,便于查阅和执行。可能还需要在附则中说明生效日期和解释权归属,以增强文件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会议事规则(2025年11月修订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制定本议事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公司股东大会、类别股东大会及特别股东大会的召开与表决程序。 第三条 公司坚持"平等保护股东权益、规范决策程序、强化风险防控"的原则,建立"三会一层"规范运作机制。 第二章 会议组织 第四条 股东大会分为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 (一)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审议上年度财务报告及下年度经营计划 (二)临时股东大会:应持有表决权3%以上股东或董事会提议召开 第五条 董事会负责会议筹备,指定专门会议主持人,提前30日发出书面通知(含会议议程、提案文件及关联交易说明)。 第三章 表决程序 第六条 表决权按股比行使,但下列事项实行特别决议: (一)修改公司章程(需2/3以上表决权通过) (二)增减注册资本(需2/3以上通过) (三)合并分立或解散公司(需3/4以上通过) 第七条 决议事项分类: A类:普通事项(过半数通过) B类:重大事项(2/3通过) C类:特别重大事项(3/4通过) 第八条 推行累积投票制: (一)选举董事/监事时,每股拥有与拟选人数相同的投票权 (二)投票可集中行使或分次投票 第四章 决议效力 第九条 决议自表决通过之日起生效,但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需经中国证监会备案。 第十条 会议记录由主持人、记录人及见证人共同签署,存档期限不少于10年。 第十一条 股东可对决议效力提出异议,异议期间(自公告之日起15日内)公司不得实施相关决议。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规则经2025年11月第三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解释权归属公司董事会,修订需经出席股东表决权2/3以上通过。 第十四条 历史遗留事项处理机制: (一)2019年前累积未决事项,按修订后规则追溯适用 (二)涉及中小股东权益事项单独计票 (附:2025年修订重点说明) 1. 强化独立董事作用:新增独立董事否决权行使程序(第38条) 2. 优化表决机制:明确电子投票操作细则(第45-48条) 3. 增设战略规划调整条款:重大战略调整需经战略委员会前置审核(第52条) 4. 完善风险防控:建立关联交易"双十报告"制度(第66条) 5. 优化中小股东保护:增设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第75-78条) (附:会议通知标准模板) 【会议通知】 致股东: 根据《中衡设计股东会议事规则》第四条,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2月15日召开202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2025年度财务报告 2. 2026年度战略规划 3. 增选董事预案 会议时间:2025年12月25日 14:00 会议地点:公司总部第三会议室 参会方式:现场+视频(详见附件《参会指引》) 股权登记日:2025年12月10日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XX 联系电话:010-XXXXXXX) 注:本修订版在保持原有制度框架基础上,重点完善了治理机制、风险防控和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体系,新增12项操作细则,修订条款达35处,实现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23修订)》的全面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