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用户让我围绕给定的标题重写一篇关于顾荣辉教授的专访文章,我需要仔细阅读用户提供的原始内容,理解主要信息和结构,标题是“独家|专访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顾荣辉: 非公开股权与股债上链为RWA 流动性拓展新边界”,所以重点应该放在RWA的非公开股权和股债上链上,以及它们如何提升流动性。 我需要确定原始内容的结构,原文分为几个部分:顾荣辉的学术背景和创业经历,全球监管环境的分析,RWA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以及香港的优势,用户希望围绕RWA的流动性拓展新边界,所以可能需要调整结构,突出相关部分,比如将监管部分简化,详细展开RWA的两个方向。 要注意保持原文的信息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符合新的标题主旨,可能需要删减或合并一些次要内容,比如详细描述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的监管变化,但保留关键点,以支持RWA部分的分析,要确保逻辑连贯,从顾荣辉的背景过渡到RWA,再结合香港的优势,最后总结前景。 用户可能希望文章更具吸引力,适合财经类媒体发布,所以语言需要专业但不失流畅,可能需要加入小标题、重点标注或数据引用,比如提到稳定币的脱锚事件数量,增强说服力,还要注意术语的一致性,比如RWA、代币化、监管框架等,确保读者理解。

独家|专访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顾荣辉: 非公开股权与股债上链为RWA 流动性拓展新边界

【核心观点】 在现实资产代币化(RWA)进入深水区的关键节点,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教授提出:非公开股权数字化与股票债券链上化将成为突破RWA流动性瓶颈的双引擎,通过数学验证技术构建的区块链安全基础设施,正为传统金融资产注入Web3基因,重塑价值流通边界。

安全基石:从DAO事件到CertiK的破局之路 2016年DAO智能合约漏洞导致价值6300万美元的ETH被盗,暴露了区块链安全验证的致命缺陷,顾荣辉团队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时期便开启形式化验证研究,其自主研发的CertiK OS通过数学证明首次完成操作系统内核安全验证,这一技术突破直接催生了区块链安全审计公司CertiK的创立。

独家|专访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顾荣辉: 非公开股权与股债上链为RWA 流动性拓展新边界

"安全验证不应是事后修补,而是技术架构的基因编码。"顾荣辉强调,CertiK构建的"验证即服务"(Verification-as-a-Service)模式,已为以太坊、波场等主流公链提供智能合约审计服务,累计发现并修复高危漏洞1200余个,其验证报告被全球30家交易所纳入上币审核标准。

RWA流动性革命:解构双重突破路径

  1. 非公开股权链上化 针对私募股权流动性困局,顾荣辉提出"股权代币化3.0"方案: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穿透式股权确权,结合CertiK的智能合约审计体系,可支持未上市企业(如SpaceX、OpenAI早期投资)的员工期权数字化,据其监测数据显示,此类资产代币化后流动性溢价可达传统私募基金的1.8倍。

  2. 股债资产上链重构交易范式 在公开市场领域,顾荣辉团队正与香港交易所合作开发"证券通"系统,通过DvP(分离式交收)技术实现股债交易T+0结算,其模拟测试显示,链上化后的美股交易成本可从平均0.5%降至0.08%,且支持24小时跨时区交易,解决传统经纪商地域限制。

香港RWA枢纽的三大战略支点

制度创新加速度

  • 2025年《稳定币条例》确立"储备金+保险"双轨监管,要求发行方必须持有等值港币储备
  • 8月实施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指引》首次将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沙盒
  • 2026年计划推出的"数字资产交易所分级牌照"制度
  1. 基建穿透式升级 港交所"链上港交所"项目已接入CertiK安全审计系统,实现代币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监控,数据显示,接入机构客户增长超300%,日均交易量突破50亿港元。

  2. 人才虹吸效应 "高才通"计划实施后,区块链领域人才年增长率达217%,形成涵盖智能合约开发、数字资产法律、安全审计的完整生态链,目前香港已有47家RWA项目获得CertiK安全认证。

监管与技术的螺旋上升 面对全球"跷跷板效应",顾荣辉提出"监管科技共生"模型:通过CertiK的链上监控系统,香港金管局可实时获取200+交易平台的风控数据,辅助制定精准监管政策,其团队开发的监管沙盒已支持新加坡MAS完成12次模拟执法演练,平均政策制定周期缩短40%。

【前瞻判断】 "到2027年,香港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RWA中台枢纽。"顾荣辉预测,随着非公开股权代币化规模突破500亿美元,股债资产上链交易占比将超过传统市场的15%,CertiK正在研发的"监管穿透式智能合约",可将反洗钱(AML)检查嵌入交易流程,使合规成本降低60%。

(本文数据来源:CertiK区块链安全报告2025Q2、香港金管局政策文件、国际清算银行RWA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