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我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稳健增长,国内信用证结算量达到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9%,创下历史新高,国际结算量也达到12.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尽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略有下降,但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增长显著,显示出国内大循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推动。
在贸易金融行业整体向好的同时,报告也指出银行业需警惕以下四大风险挑战:
国别及主权信用风险传导:全球主权债务违约率上升,加之美国关税政策波动、非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地缘政治冲突,对跨境贸易结算与融资安全构成考验。
贸易融资线上化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及AI模型有效性等问题成为新的风险点。
外汇合规风险:外汇展业改革要求银行加强跨境资金风险防范,这对银行的外汇风险识别、数字化能力和合规内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制裁合规风险:国际制裁形势复杂化、多边化,银行在贸易金融领域面临反洗钱和制裁合规风险的挑战增加。
面对这些风险,报告建议银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风险防控:
- 建立多层次评估与预警机制,优化市场布局,完善风险对冲工具,以应对国别及主权信用风险。
- 完善贸易融资线上化数据安全体系,建立模型审计机制,确保线上化业务合规可控。
- 强化外汇合规管理,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效率,同时加强风险管控。
- 完善全流程核查机制,动态应对国际制裁与反洗钱挑战,保障贸易资金结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