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开头提到了新浪财经APP的登录提示和金麒麟分析师研报的推广,这部分可能需要调整,因为用户的新标题更侧重于ST长药被立案和下周解禁股的情况,所以推广内容可能可以删减或简化,用户详细描述了ST长药的立案情况,包括时间、原因、退市风险警示的历史,以及最近的财务数据,这部分需要突出,作为标题中的重点。

然后是关于下周解禁股的数据,包括解禁市值、个股情况、解禁比例、股价表现和机构调研,用户的新标题还提到6股前三季度业绩亏损,所以需要将这部分信息整合进去,可能需要在解禁股部分单独列出业绩亏损的个股,并强调他们的解禁压力。

我需要确保重写后的内容结构清晰,符合新闻的格式,通常财经新闻会有一个导语,概括主要事件,然后分段详细展开,导语部分应该包括*ST长药被立案和下周解禁股的要点,以及6家业绩亏损的个股。

300391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下周解禁股来了,6股前三季度业绩亏损

在处理*ST长药的部分,需要明确时间线:2024年4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5年11月7日被立案调查,财务数据方面,前三季度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净资产为负,这些都需要准确呈现,并强调可能面临的退市风险。

关于解禁股,需要分点说明解禁规模大的个股,如有机硅和新诺威,同时提到解禁压力较小的股票,解禁比例高的聚星科技和有研硅也要重点指出,股价表现方面,伊戈尔和奥比中光-UW的上涨和机构调研情况需要保留,尤其是机构调研的部分,可能对投资者有参考价值。

业绩亏损的6只解禁股需要单独列出,并说明他们的前三季度净利润情况,以及解禁可能带来的压力,这里要确保数据准确,比如京城股份、德明利等公司的亏损情况。

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原文中的推广内容,保持客观中立的新闻语气,检查是否有重复信息,比如解禁市值在开头和中间部分都有提到,可能需要合并或调整结构。

中的关键词都被涵盖,并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可能需要调整顺序,先讲*ST长药被立案,再讲解禁股的情况,最后强调业绩亏损的个股,这样符合用户标题的优先级。

现在开始组织内容,先写导语,然后分三个部分:*ST长药立案情况、下周解禁股全景、业绩亏损解禁股关注点,每个部分用小标题分隔,使用数据支撑,保持简洁明了,检查所有数据是否准确,比如解禁市值、个股名称、财务数据等,确保没有错误,完成后通读一遍,确保流畅性和信息完整性。

【300391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下周解禁股来了,6只业绩亏损股迎抛压】

ST长药深陷财务造假风波 11月7日晚间,ST长药(300391)公告显示,因涉嫌2024年度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若后续认定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面临退市风险,这已是公司继2024年4月因净资产为负、审计报告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二次重大利空。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05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15.89%),归母净资产-6.43亿元,持续经营危机下,公司股价已连续42个交易日低于1元,随时可能触发强制退市条款。

下周解禁股全景扫描(11月11-15日)

解禁规模TOP3

  • 有机硅板块:7.4亿股(99.91亿元)解禁,占下周总解禁市值40.3%
  • 新诺威医药:1.58亿股(49.48亿元)解禁,机构配售股份集中释放
  • 聚星科技:76.22%股份解禁,技术面面临剧烈波动
  1. 解禁压力分化 高解禁市值组合:有机硅(金发科技、新安股份等)+半导体(中微公司、北方华创) 低解禁组合:咸亨国际(0.12亿元)、伊戈尔(0.09亿元)等7股解禁市值不足千万元

  2. 资金面关键信号

  • 解禁市值247.33亿元中,有机硅/半导体占比超60%
  • 机构调研热度:奥比中光-UW(46家)、德明利(10家)获重点关注
  • 股价表现分化:伊戈尔(+28.57%)、奥比中光-UW(+15.32%)领涨
  • 跌幅居前:麒麟信安(-10.27%)、新诺威(-11.27%)

6只业绩亏损解禁股风险警示 根据最新季报,以下解禁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解禁压力与业绩困境双重承压:

  1. 京城股份(解禁市值2.1亿元):前三季度净亏损1.2亿元
  2. 德明利(解禁市值0.37亿元):Q3毛利率改善但全年仍亏损
  3. 新诺威(解禁市值49.48亿元):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叠加股价腰斩
  4. 麒麟信安(解禁市值0.12亿元):网络安全业务拓展中
  5. 长亮科技(解禁市值1.8亿元):金融科技投入加大致亏损
  6. 旭杰科技(解禁市值0.08亿元):电子元器件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提示】

  1. 财务造假核查期间,*ST长药账户将实施特别处理,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风险
  2. 解禁潮中关注技术面支撑位,有机硅/半导体板块或现结构性机会
  3. 业绩亏损解禁股建议警惕高比例解禁引发的抛压,优先选择机构调研积极标的

(数据截至2025年11月8日,具体投资决策需结合实时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