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司尔特(维权)的案件进展公告,意外将国元证券及其保荐代表人孙彬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孙彬被卷入客户涉嫌职务侵占、受贿等罪名的刑事案件,其涉嫌罪名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保代与客户之间“深度捆绑”模式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将国元证券投行业务的困境暴露于众。
回顾事件,国元证券与司尔特的合作关系可谓“深度捆绑”,司尔特上市以来,其股权融资项目多由孙彬参与保荐,这种长期紧密的合作,如今却成为了风险导火索。
在孙彬被卷入案件之前,国元证券的投行业务早已风波不断,高撤回率的IPO项目、监管措施的接踵而至、投行“元老级”人物被查,以及连续两年半的投行业绩亏损,一系列负面事件暴露出国元证券内部控制与执业质量的缺陷。

孙彬涉案后,市场开始关注国元证券投行业务的执业质量,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间,国元证券作为保荐机构的IPO项目撤回率高达63.16%,引发市场对其专业能力和项目筛选标准的质疑。
国元证券投行业务的稳定性和经营业绩也面临挑战,公司原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王晨被查,投行业务收入锐减,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8948.41万元和8239.27万元。
面对重重困境,国元证券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整改计划,包括加强合规宣导、加大内部制度执行力度、优化内控流程、加强对首发撤回项目的分析总结等,这些整改措施能否帮助国元证券走出困境,实现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产业投资银行”的目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