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协鑫科技(03800.HK)以其独特的颗粒硅技术和高效的管理策略,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了业绩的华丽转身,不仅成功扭亏为盈,其成本控制更是达到了新高度,为行业“内卷”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反击案例。

根据协鑫科技的自愿公告,其光伏材料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约9.6亿元的利润,与去年同期18.1亿元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在科技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颗粒硅技术的领先优势。

在剔除出售联营公司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后,光伏材料业务仍保持稳健的利润增长,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约14.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扭亏为盈,显示了协鑫科技在科技研发推动下的强大基本面和盈利能力。

三季度盈利+成本再降3块!协鑫科技给“内卷”上了一课

协鑫科技采用的硅烷流化床法(FBR)在颗粒硅生产上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效率优势,第三季度,颗粒硅的平均外部含税售价显著上升,同时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进一步下降至24.16元/公斤,较第一季度降低了近3元,体现了公司在能耗控制、工艺改进和规模效应方面的持续突破。

面对光伏行业的“内卷”竞争,协鑫科技积极调整策略,坚持低库存运行,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同,推动产业链价格的理性回归,公司还承诺将继续优化颗粒硅产能,推动碳足迹的减少,助力行业摆脱低价竞争的困境,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生态重构。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协鑫科技的盈利逆转得益于其在技术、成本、人才、低碳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全面突破,协鑫科技在第三季度的出色表现,不仅为市场注入了信心,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在“内卷”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