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的大米价格已跌至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一趋势对于依赖大米进口的家庭和各国来说,意味着粮食开支的降低,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的数据显示,泰国5%破碎率白米的批发价格已从周三下跌1.9%,降至每吨355美元,创下了自2015年9月以来的新低。

这一价格下跌恰逢菲律宾,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之一,计划延长其进口限制措施,旨在支持国内稻农,尽管大米价格的下降可能不会立即反映在零售端,但泰国等主要供应国的价格下跌预计将有助于降低亚洲、非洲及部分中东地区的主粮成本。

2024年,由于需求强劲和供应担忧,大米价格曾攀升至十五年来的最高点,但随着全球大米产量的逐步恢复,价格开始逐步回落,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将达到5.564亿吨的创纪录水平,这将推动库存水平的上升。

亚洲米价探底十年新低 菲律宾进口限制加剧跌势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因遭遇异常季风降雨,反而提升了本季的收成预期,这进一步扩大了全球供应的盈余,迫使印度取消出口限制,以避免国内积压,并增加对国际市场的发货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加剧了亚洲大米价格的下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