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农民陷入困境,预计将承受高达450亿美元的损失,大豆和高粱出口锐减,化肥和农机成本激增,这些曾经的“票仓”如今只能寄望于白宫的救济计划来缓解压力,这一情况与2018年如影随形。
据《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政府预计将在10月7日推出新的农业支持计划,尽管具体规模和机制尚未明朗,但当前中国采购的减少使得危机愈发紧迫,截至今年7月,中国大豆采购量同比减少25亿美元,自5月以来未再购买任何美国大豆,如果中国买家持续观望,美国今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额可能减少100亿美元。
高粱出口的下降更为剧烈,去年,中国采购了约13亿美元的美国高粱,但今年出口量暴跌97%。
面对农民的困境,特朗普在6日白宫发言时承诺将出台农业救助措施,由于政府停摆,该计划被迫推迟,白宫发言人凯利表示,尚未就新农业政策做出决定,但特朗普与农业部长罗林斯已就农民需求进行了沟通。
共和党议员预计,此次农民可能需要高达500亿美元的经济支持,远超2018年的230亿美元,当年,美国大豆出口量暴跌70%,导致出口额减少约40亿美元,大豆期货价格降至9年最低,严重打击了美国农民。
政府资金池已耗尽,新的补贴资金来源尚不明朗,特朗普曾提出将关税收入用于援助农民,但这一做法的合法性存疑。
这场危机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局限性,原本希望通过关税获得谈判筹码,却意外让农民成为牺牲品,失去了中国这一大客户。
美国自由主义智库卡托研究所专家林西科姆指出,这就像是一场六年的慢动作火车事故。
美国农民收入压力巨大,2023年和2024年多数大田作物种植户预计将亏损,农机、化肥和种子成本上涨,利率上升,几乎所有大田作物的售价都低于生产成本。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经济学家有田预计,今年美国九种行栽作物种植户的总亏损将达到450亿美元,收获季节,农民呼吁政府提供支持,希望将产品出口给客户。
美国正努力开拓非洲和亚洲市场以替代中国,但专家坦言,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替代并非易事,即便中美贸易协议取得进展,也难以挽救许多农民的损失。
长远来看,美国恢复对华大豆出口的前景并不乐观,中国转向拉美供应商,这表明中国在全球南方有更多朋友,增强了与美国谈判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