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AI的快速扩张和科技股的普涨浪潮中,投资者情绪达到顶峰,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开始担忧,这种在短时间内就能引发市值激增的剧烈波动,似乎在释放出不寻常的信号,让人不禁联想到上世纪的互联网泡沫时代。
AMD公司便是这一现象的缩影,在周一与OpenAI达成合作协议后,其股价直线飙升,市值一度膨胀至近1000亿美元,同样,甲骨文公司上月因对云业务的强劲指引,市值在一日之内猛增2550亿美元,这些交易背后的潜在营收预计可达数十亿美元。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的客户投资组合经理Brian Mulberry警告称,如果这些大交易中的任何一项失败,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就像90年代中期的电信行业一样。
当前,对于人工智能可能正在形成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英伟达、OpenAI等业内巨头与多家基础设施公司签订巨额协议,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市场担忧这种趋势最终可能以崩盘告终,正如25年前互联网热潮之后的情况。
科技股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不到15%上升至约35%,一旦泡沫破裂,冲击力可能更为猛烈。
Jonestrading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O’Rourke指出,市场似乎在默认只要与OpenAI有关联,公司就一定能成为赢家,OpenAI作为一家负现金流公司,签订这些协议并无损失,投资者应更加审慎。
对冲基金亿万富豪Paul Tudor Jones甚至表示,当前环境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极为相似,并认为这次泡沫破裂的可能性更大,影响可能更为剧烈。
Mulberry强调,人们对这些交易的担忧在于其循环式资本结构,以及公司间相互购买产品的模式,这些规模庞大的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也引起了市场的警惕。
尽管AMD与OpenAI的合作有其合理性,但短期内多只大型科技股的集体大幅上涨,可能意味着估值已脱离基本面,投资者购买更多是出于对错过后续涨势的恐惧。
Robert W. Baird & Co.的科技策略师Ted Mortonson表示,一家大型公司如此快速地获得巨额市值增长是不正常的现象,应被视为市场过度亢奋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