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米兰,这位新晋美联储理事,他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从华尔街到华盛顿的华丽转身,作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前主席,他的加入不仅引发了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更在公众眼中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白宫影子”人物。
今年9月,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米兰以一票之差反对了25个基点的降息提议,他的立场是更为激进的50个基点降息,这种在履职第一天就公开发表的异议,让他在美联储的舞台上迅速崭露头角。
米兰的经济理念与他过往的经历紧密相连,他的父母是政策爱好者,他本人则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里根政府时期的CEA主席费尔德斯坦,在金融行业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全球贸易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他在白宫的经历则让他对经济政策有了更直接的参与。
米兰的经济政策主张以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关税策略为核心,这些观点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得到了体现,他的文章《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为特朗普的经济蓝图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他的“海湖庄园协议”更是成为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标志性文件。
米兰的经济理念并非没有争议,批评者认为他的观点过于激进,甚至有人将其描述为“怪异而自恋的不实用的东西”,在美联储内部,他的异见者身份和白宫背景也引发了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米兰对美联储治理结构的改革建议,包括缩短理事任期、扩大投票权范围等,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大胆,他的这些提议,无疑将给美联储带来深远的影响。
作为美联储中的“白宫的人”,米兰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个象征,他的加入,让美联储的政策制定更加复杂,也让人们对美国经济政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