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于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举办的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上,沃飞长空副总裁兼首席公共事务官肖前志发表演讲,对低空经济和低空出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出行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2026年突破万亿级,新型交通载具的出现已成为必然趋势。
肖前志强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机构,对于低空经济的预测都持乐观态度,我国工信部下属的赛迪研究院、信通院,以及民航局的研究机构均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出行的规模将实现巨大增长。
在谈及电动航空与传统汽车产业的结合时,肖前志认为,两者在技术理论基础和供应链上存在较强通用性,有望实现协同发展,他提出,电动航空有望利用汽车产业80%的核心供应链,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肖前志指出,电动航空需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确保航空级的安全,其次是提供汽车级的舒适性,最后是降低消费级成本,他透露,沃飞长空的飞机已能在300米高空运行时,地面噪音降至40多分贝,远低于直升机,且座舱噪音与高铁相当。
肖前志还介绍了电动航空的三大运营场景:低空出行、低空文旅和应急救援,他透露,沃飞长空的载人飞行器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预计明年下半年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在价格方面,肖前志表示,沃飞长空的飞机初期定价可能在300万美元左右,目前已储备千架百亿级订单,市场进展迅速。
肖前志表示,沃飞长空对产业发展聚合有两点贡献:一是推动航空产业链向电动化转型,二是牵引汽车供应链向更高等级的适航化适配,他相信,在多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飞行汽车低空领域将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重大进展。